抱磚機的日常維護是確保設備高效運行、延長使用壽命的關鍵,需結合液壓系統、機械結構、電氣部件及環境適應性等多方面進行系統性保養。以下是基于設備特性和行業實踐的維護指南:
一、液壓系統維護
1. 油液管理
定期檢查油位:通過油箱液位計觀察液壓油位,確保在低與高刻度之間。油位過低易導致油泵吸空,過高則可能引發溢流或油溫升高。
油液清潔與更換:
過濾周期:每工作 500 小時或 3 個月(以先到為準)清洗或更換液壓油濾清器,防止金屬碎屑和雜質進入系統。
油液更換:每年至少更換一次液壓油,若油液出現渾濁、異味或乳化現象(如混入水分),需立即更換。更換時需徹底排空舊油,并清潔油箱內壁。
油溫控制:避免長時間超負荷作業,夏季高溫時通過冷卻器或風扇輔助散熱,冬季啟動前需預熱液壓油(可怠速運行 10-15 分鐘)。
2. 密封與泄漏檢查
每日巡檢:重點查看油缸活塞桿、油管接頭、液壓閥組等部位是否有油液滲漏。輕微泄漏可通過緊固螺栓或更換密封圈解決,嚴重泄漏需停機檢修。
高壓軟管維護:檢查軟管是否有磨損、鼓包或老化,每 2 年強制更換,避免突發爆裂導致安全事故。
二、機械結構維護
1. 潤滑管理
潤滑點清單:
銷軸與關節:抱夾臂、升降臂、轉向節等活動部位,每工作 72 小時加注鋰基潤滑脂(NLGI 2 級)。
齒輪箱與軸承:定期檢查齒輪油位(如驅動橋齒輪箱),每 500 小時補充或更換齒輪油,避免因潤滑不足導致噪音或磨損。
潤滑注意事項:
加注前需清潔油嘴和周圍灰塵,避免雜質混入。
過量潤滑可能導致密封件損壞或污染環境,需按規定量加注。
2. 緊固件與磨損件檢查
螺栓緊固:每周使用扭矩扳手檢查關鍵部位螺栓(如底盤連接、抱夾臂銷軸),確保扭矩符合設備手冊要求。
易損件更換:
輪胎:檢查胎面磨損(花紋深度<1.6mm 需更換)、氣壓(參照設備標簽)及側壁裂紋,每 500 小時或每月進行四輪換位以均衡磨損。
鏈條與皮帶:檢查鏈條張緊度(用手提起鏈條中間部位,下垂量約為 20-30mm),皮帶磨損超過原厚度 1/3 時需更換。
3. 抱夾裝置維護
夾爪校準:每日作業前測試夾爪閉合精度,確保兩側同步夾緊,避免磚塊傾斜或脫落。
橡膠墊更換:夾爪接觸面的橡膠墊若出現硬化或破損,需及時更換,防止磚塊表面劃傷。
三、電氣系統維護
1. 電路與傳感器檢查
線束與接頭:每周檢查電氣線束是否有磨損、老化或松動,插頭連接處涂抹導電膏防止氧化。
傳感器校準:定期校驗壓力傳感器、限位開關等,確保信號傳輸準確(如夾爪壓力值顯示異常時需校準)。
2. 電瓶保養
充電管理:使用專用充電器,避免過充或欠充。長期停放時,每月充電一次并保持電量在 50% 以上。
電極清潔:每季度用熱水沖洗電極樁頭,去除氧化物后涂抹凡士林防止腐蝕。
四、環境適應性維護
1. 季節維護
夏季:
檢查冷卻系統(如散熱器、風扇皮帶),確保散熱良好。
選用高粘度液壓油(如 ISO VG 46),防止油溫過高導致粘度下降。
冬季:
更換低凝點柴油(如 - 10# 柴油),啟動前預熱發動機。
液壓油需更換為防凍型(如 ISO VG 32),并在停機后排空冷卻水或添加防凍液。
2. 惡劣環境應對
多塵環境:增加空氣濾清器清潔頻率(每 8 小時吹掃一次),必要時加裝預濾器。
潮濕環境:定期檢查電氣系統絕緣電阻,防止短路;金屬部件涂抹防銹油,防止銹蝕。
專業維護建議
年度全面檢修:每年由專業技術人員對設備進行深度保養,包括液壓系統壓力測試、電氣系統絕緣檢測、結構件探傷等。
易損件儲備:根據設備使用頻率,提前儲備常用備件(如密封圈、濾芯、燈泡等),縮短維修停機時間。
操作培訓:定期組織操作人員培訓,強化安全意識和設備維護知識,避免因誤操作導致故障。
通過以上維護措施,可有效降低抱磚機的故障率,延長使用壽命,同時提升作業效率和安全性。維護過程中需嚴格遵循設備手冊要求,并結合實際工況靈活調整。